台積電全球布局引關注 政策風向牽動半導體命運
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2025年05月7日電 美國即將公布的晶片關稅政策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焦點,台積電近期傳出可能調整供應鏈策略,引發業界對產業佈局的關注。帆宣董事長高新明強調,目前尚未接獲台積電相關訊息,但呼應全球晶圓廠加速海外設廠趨勢,揭示半導體產業在地緣政治與關稅風險下的應變策略。
台積電的全球化戰略:跟著客戶走的佈局邏輯
高新明指出,台積電除美國亞利桑那廠外,更拓展至日本熊本、德國等亞洲與歐洲市場,反映其「跟著客戶走」的戰略。這種布局不僅因應地緣政治風險,更透過與英特爾等大廠合作,強化技術門檻與供應鏈穩定性。對於客戶需求的敏銳掌握,使台積電能掌握先機,也牽動台灣半導體廠的海外設廠方向。
<3>帆宣的產業角色:供應鏈關鍵節點的應變智慧
作為台積電美國廠統包工程商,帆宣的動向牽動產業鏈脈動。高新明強調,若台積電調整策略,將基於長期合作基礎配合,展現供應鏈企業的靈活度。然而,在美國晶片關稅政策尚未明確前,產業更關注經濟部的應對方案。這也凸顯台灣半導體廠在國際競局中,需掌握政策風向與客戶需求的雙重考量。
晶片關稅風暴將至 台灣產業如何破局?
川普即將公布的晶片關稅政策,可能影響全球供應鏈結構。台灣產業在美國政策風向未明前,已透過設廠分散風險,但面對可能的稅率衝擊,仍需具備靈活應變能力。台灣半導體廠的海外佈局,不僅是市場擴張,更是對抗地緣政治與貿易壁壘的戰略投資。未來產業態勢,將取決於政策與技術雙軸的平衡。
結論: 美國晶片關稅政策的即將揭曉,為半導體產業帶來不確定性。台積電的全球佈局與帆宣的產業角色,顯示台灣在國際鏈條中的關鍵地位。面對地緣政治與貿易風暴,產業需兼顧技術創新與供應鏈韌性。後續觀察重點,將聚焦美國最終稅率與台灣產業的應變實質作為,這場全球半導體競局,仍處於關鍵轉折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