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達:AI伺服器出貨展望,外資悲觀評估是否過於悲觀?
廣達正面回擊:AI伺服器出貨展望不看淡,關注關稅政策
近期,市場對於人工智慧(AI)伺服器出貨展望出現悲觀情緒,外資機構更直接下修廣達的評估,並點名該公司可能受影響。然而,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今(29)日在論壇上直接回應,認為這是「非內行之言」,強調公司對AI產業前景抱持樂觀態度。他更指出,美中貿易關稅政策仍是影響市場走向的關鍵因素,提醒投資人持續關注。黃仁勳預計訪台,兩人是否會碰面?林百里則以幽默的回應,留有想像空間。本文將深入分析林百里的言論,探討廣達的未來發展,以及AI產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。
廣達:外資悲觀評估「非內行之言」
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對外資下修AI伺服器出貨展望,並指向廣達可能受害的評價,直接做出回應,認為這反映了市場分析師為了吸引眼球,刻意偏激的表達方式。 這種說法帶有貶低意味,暗示外資機構的分析可能缺乏深度或專業性。這也顯示廣達對自身在AI伺服器供應鏈中的地位以及未來發展前景,抱持著更為樂觀的看法。 廣達身為全球最大的筆電代工廠,近年來積極轉型至AI伺服器製造,累積了豐富的經驗與技術,其在AI產業中的地位不容忽視。
川普關稅政策:市場走向的關鍵變數
林百里強調,今年的市場動態仍高度取決於美國總統川普後續發言,尤其是在關稅政策方面。川普政府對於中國的關稅政策,一直以來都是全球貿易與投資的重要影響因素。若川普再次祭出嚴厲的關稅措施,可能會導致供應鏈的重新調整,以及市場的不確定性上升。廣達作為一家跨國企業,其業務受到貿易政策的直接影響,因此持續關注關稅政策的走向至關重要。 投資人將持續關注川普政府的動向,及相關政策對台灣科技業的影響。
德州設廠:擴產的可能性
廣達對於在德州設廠的可能性表示肯定,稱其尚未深入討論,但透露廣達在美國南部有工廠,擴產的可能性是存在的。美國政府鼓勵企業回流,並提供相關的政策支持,這對廣達這樣的企業而言,是一個擴大市場版圖的機會。若能順利在德州設立新的廠房,將能進一步提升廣達在北美市場的競爭力,並降低供應鏈風險。 儘管尚未確定,但這也代表廣達正積極尋求在美國擴大生產基地的機會。
AI法律規範的落後:未來挑戰與契機
林百里在論壇上指出,AI技術和資金投入快速發展,但相關法律規範卻相對停滯不前,這是未來10年的主要挑戰,同時也是一個重要的契機。當前,AI的應用涉及倫理、隱私、安全等方面,需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框架來規範其發展。廣達作為AI產業的重要參與者,也需要積極應對相關的法規挑戰,並在發展的同時,維護社會的利益。 這也代表著AI產業的發展,需要產官學各方共同努力,以確保其健康可持續的發展。
結論
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的發言,雖然帶有抵禦質疑的意味,但更凸顯了公司對未來AI產業的信心。聚焦川普的關稅政策、積極評估德州設廠的可能性,以及關注AI法律規範的建立,都顯示廣達正在積極應對市場變化與產業趨勢。儘管短期內市場可能存在不確定性,但AI產業的長期發展前景依然樂觀。投資人應理性看待市場波動,持續關注廣達在AI供應鏈中的發展,以及來自政策面帶來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