群光逆勢成長 穩獲利背後的轉型伏筆
在全球供需波動與地緣政治風險加劇的氛圍下,群光電子昨(7日)釋出的財報數據意外成為市場關注焦點。面對毛利率下滑壓力,該公司卻繳出每股盈餘維持2元以上的成績單,更透露出泰國製造基地擴張與產品結構優化等關鍵訊息,為半導體週期波動中的設備大廠提供新思維。
穩獲利藏訊息 費用控管成關鍵
群光首季營收232.81億,季減11.3%但年增1.9%,看似保守的數據卻掩藏轉型契機。雖然毛利率下滑至18.5%,但營業費用率降至8季低點9.3%,反映公司成功壓低成本結構,這項費用控管成效成為穩住每股盈餘的核心戰術。
- 三大產品線表現差異明顯:電源成長5%、鍵盤成長強勁、影像因淡季微幅衰退
- 高單價鍵盤滲透率維持45%、Tablet & 2-in-1鍵盤成長動能強
- 筆電鏡頭模組與商用監控攝影機成影像產品亮點
泰國製造加速 客戶需求牽動布局
群光在泰國廠區的擴張進度超乎市場預期,現有三座廠房中已有兩座啟動產能提升。值得注意的是,美系客戶特別要求加速泰國量產,顯示該國製造基地已成為國際大廠佈局亞洲的關鍵節點。預計今年泰國廠營收占比將提升至25-30%,形成更彈性的製造鏈。
- 主力廠區位於中國與泰國,2024年持續擴張泰國製造
- 泰國廠產品線將從AI影像及網通產品,擴展至NB產品
- 去年泰國廠貢獻營收約2成,今年目標提升至25-30%
地緣風險下 訂單穩定現象背後
面對地緣政治與關稅政策不確定性,群光強調與客戶維持緊密溝通,目前訂單狀況穩定。這現象反映電子產業供應鏈已逐漸適應區域化佈局,客戶對泰國製造基地的認知度與信任度持續提升,為台灣設備大廠的國際化戰略提供新路徑。
市場關注後續泰國廠產能釋出速度,以及新產品線對營收的拉抬幅度。在半導體產業週期波動中,群光透過製造基地與產品結構雙軸轉型,或許能為產業創造更多確定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