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貿易策略轉向亞洲?關稅協議或本周落實,投資者該如何應對?




美國貿易策略新動向:關稅協議或本周落實,亞洲伙伴成重點對象

【今日市場焦點】 美國貿易政策再引發全球關注,財政部長貝森特宣佈將於本周達成關鍵貿易協議,亞洲伙伴首度入列談判名單,同時中美經貿協商傳出正面訊號,市場揣測此舉可能重塑全球貿易版圖。

美國貿易逆差主因揭露,15國成重點對象

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周二在眾議院會議重申,目前約97%的貿易逆差源自15個國家,其中18%為主要貿易夥伴。這15國包含台灣、南韓、日本、印度等亞洲經濟體,顯示美國正透過「選擇性關稅」策略,針對特定國家進行貿易磋商。

貝森特強調,美方已與17個貿易夥伴展開談判,但排除中國,顯示美國意圖透過多邊協議緩解貿易失衡。值得注意的是,台灣被納入首批談判名單,外交部長林佳龍已明確表示支持,暗示台灣可能成為美國調整關稅政策的關鍵支點。

亞洲經濟體博弈場:減稅換降關稅的交易邏輯

美國主張透過「對等關稅」降低貿易壁壘,要求合作國削減非關稅障礙與政府補貼,換取美方調降關稅稅率。此舉意味亞洲經濟體需在兩難中選擇:配合美國要求可能喪失產業保護政策,但拒絕配合則面臨更高關稅壓力。

南韓、日本等國家已展開具體談判,其策略可能聚焦於技術轉讓與市場准入議題,試圖以產業協同效應換取關稅優惠。市場觀察家認為,這場博弈將決定亞洲經濟體在全球價值鏈中的新定位。

中美經貿協商傳出轉機,長期投資信心受影響

美國與中國將在瑞士舉行經貿協商,標示雙方正尋求緩解貿易緊張關係。貝森特在米爾肯研究院會議強調,美國經濟政策將提振GDP成長至近3%,並降低財政赤字,呼籲投資者長期看好美國市場。

此番表态可能影響全球資本配置,若中美達成部分協議,或將刺激風險資產上漲。但市場仍需觀察協議內容是否涉及核心領域讓步,畢竟美國對中國科技產業的限制態度尚未鬆動。

貿易戰轉折點?

若本周談判取得具體進展,可能標志美國貿易政策進入新階段。市場預期亞洲伙伴將成為美國調整關稅政策的試驗場,同時中美協商或將為全球貿易體系帶來結構性變革。不過,如何平衡保護主義與自由貿易,仍將是未來數年國際經濟的主軸。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