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台幣暴升8%引爆亞洲匯市 香港金管局出手穩匯率
美元兌亞洲貨幣持續走弱,新台幣兩日狂飆8%創3年新高,港元日圓等同步升值,凸顯美元面臨的壓力。市場揣測此波漲勢是否與美台貿易談判有關,而香港金管局出手購美元維持匯率結構,更引發對貨幣政策與國際關係的深度觀察。
新台幣暴衝3年高點 貿易談判成隱形推手
新台幣在5日狂漲至29.59兑美元,兩日升值8%,創2021年以來最大波段。此波漲勢與美台貿易談判在華盛頓落幕同步,市場認為壽險公司避險操作推升資金流向台幣,但更多人質疑是否反映央行默許升值,甚至牽動美國對台政策。
Pepperstone研究主管威思頓指出,此波漲勢雖源自避險交易,但市場更關注亞洲國家維持弱勢貨幣的慣例是否改變,是否透過匯率彈性向川普示好。
香港金管局出手購美元 穩定匯率結構成關鍵
面對港元持續走強,香港金管局6日宣布購買78億美元,等於直接注入605億港元市場,展現對港元兌美元匯率的強力維護。此舉不僅避免破壞「一國兩制度」下的匯率機制,也反映美國對香港金融穩定的關注。
此操作凸顯全球央行對匯率管理的嚴謹,尤其在國際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,貨幣政策已成為外交策略的重要工具。
亞洲貨幣共振升值 大宗商品幣值同步顛覆
新台幣暴衝引發亞洲貨幣連鎖反應,日圓與澳元同步升值,日圓逼近143關口,澳元創八年新高。此波漲勢反映全球資金持續流向高收益貨幣,同時也凸顯美元作為主要貿易貨幣的地位受到挑戰。
市場分析師指出,若美國持續對中國加徵關稅,將進一步推升亞洲貨幣吸引力,可能加速美元國際地位的衰落。
結語:貨幣戰略時代 貿易摩擦成資本流向主導
此波貨幣市場異動顯示,國際貿易摩擦已從關稅戰延伸至貨幣戰,亞洲國家透過匯率彈性尋求產業競爭力,而美國則透過美元政策維護國際影響力。未來資本流向將更直接反映貿易關係,貨幣市場或成為國際政治的戰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