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PCB設備商加速布局先進封裝 2025年產值年增7.4%
在AI浪潮推升半導體先進封裝需求下,台灣PCB設備商正掀起產業轉型浪潮。據TPCA預估,2025年台灣PCB設備產值將突破639億元,年增7.4%超越2024年的6.3%,顯示產業從傳統PCB設備走向高技術半導體設備的轉機。這股轉型風潮背後,是台積電、日月光等大廠持續擴產所激盪出的商機。
從PCB到半導體 設備商技術門檻大躍進
台灣PCB設備商近年積極轉型,志聖、由田、大量等廠商紛紛切入先進封裝領域。以CoWoS、FOPLP等技術為例,其製程需求遠高於傳統PCB,必須發展機械鑽孔、雷射鑽孔等高精度設備,技術門檻提升同時也創造商機。這波轉型不僅協助廠商脫離中低階市場紅海,更讓部分廠商在國際半導體供應鏈中佔據一席之地。
2024年成長動能解析 AI應用成關鍵支撐
2024年台灣PCB設備產值達595億元,年增6.3%的背後,AI應用驅動的高層與高密度製程設備需求顯著成長。主要產品包括:
- 機械鑽孔與雷射鑽孔工具機(19.2%)
- 濕製程設備(15.0%)
- 針具與刀具(12.2%)
- 輸送與自動化設備(11.3%)
這些設備不僅應用於PCB廠,更成為AI伺服器、高速運算裝置的重要組裝環節。
2025年展望:東南亞產能啟動 半導體占比目標五成
TPCA預估2025年台灣PCB設備產值將達639億元,成長動能來自先進封裝擴產與東南亞新廠區啟動。值得注意的是,台灣設備商近年努力降低PCB客戶佔比,目標是將半導體客戶營收拉高至五成以上,成為國際半導體供應鏈關鍵环节。此波轉型若能成功,將為台灣設備商開創新商機。
從PCB設備到半導體製程,這場產業轉型不僅是技術升級,更是國際競爭力的再定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