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Net三十載,如何從數據機邁向AI時代?





HiNet邁向30年:從數據機到AI時代的數位轉型之路

HiNet邁向30年:從數據機到AI時代的數位轉型之路

中華電信HiNet今年迎來30週年,從數據機撥接時代邁向AI智慧科技,不僅重塑台灣寬頻格局,更在國際競爭中展現數位韌性。這場跨越30年的技術革命,將如何重新定義台灣的未來?

從數據機到G世代:HiNet的技術演進史

1995年HiNet啟航時,台灣還處於數據機撥接時代,使用者需透過電話線與伺服器連結。而今,光纁網路與5G技術已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。中華電信總裁李志愷在記者會上強調,HiNet未來3年將投入120億元強化網路基建設施,目標在2025年前實現全台85%用戶5G覆盖率。

  • 1995-2005:數據機時代,平均下載速率达28.8Kbps
  • 2005-2015:ADSL普及,網路速度提升至1.5Mbps
  • 2015至今:光纁網路與5G建設,最快下載速率达10Gbps

「海地星空」架構:打造抗風險的數位基建

面對氣候變遷與地緣政治風險,中華電信提出「海地星空」四軸策略:海底光纖、地質防災、星空定位與無人機監測。此技術組合能在地震、海嘯等自然災害中保持關鍵系統運作。例如在2018年花蓮地震中,HiNet網路30分鐘內恢復95%核心節點,顯示其強大韌性。

特別是海電光纖系統,透過海底電纜與陸地光纖網點對點連接,形成雙重防護。該系統已成功抵御2020年台風海鷺對通信基礎設施的衝擊。

AI時代的數位轉型:從服務商到智慧生態系統

中華電信正積極布局AI應用,目前已推出智慧客服、智慧電網與工業4.0解決方案。例如透過機器學習分析用戶行為,HiNet可預測網路故障機率,提前進行維護。更創新的是,與工研院合作的「AI智慧電網」,能根據用電需求動態調配電力,降低20%電力浪費。

葉俊宏次長指出,政府將挹注200億元成立「數位轉型基金」,鼓勵企業應用AI技術。這對中華電信而言,意味著從傳統電信商轉型為智慧生態系統整合者。

結語:數位競圖中的台灣機會

HiNet30年的歷程,體現了台灣在數位技術上的快速迭代能力。然而面對中美科技競爭,台灣必須在自主創新與國際標準之間取得平衡。中華電信的未來發展,不僅關係台灣通信業的命運,更將影響整個亞太地區的數位經濟版圖。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