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台幣急升衝擊半導體產業 晶圓代工廠毛利率面臨壓力
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短時間內急漲逾一成,對台灣出口導向產業造成明顯衝擊。尤其半導體產業作為台灣經濟支柱,晶圓代工廠面臨營收計價與成本結構的雙重壓力。雖然企業積極強化自然避險機制,但市場仍擔憂新台幣持續升值可能對第二季營運表現產生顯著影響。
匯率波動直接影響營運利潤
新台幣單日兌美元匯率波動幅度已超市場預期,導致晶圓代工廠毛利率面臨0.3至0.5個百分點的壓力。聯電表示,每升值1%將使毛利率下降約0.4個百分點,而台積電因營收多以美元計價,同樣面臨0.4個百分點的獲利衝擊。
市場法人觀察指出,今年第二季新台幣升值幅度已達10%,換算成毛利率損失,可能造成3%至5%的獲利壓縮。尤其在國際貿易環境不確定的背景下,匯率風險成為業者必須積極應對的議題。
企業策略差異影響衝擊程度
面對匯率波動,不同企業採取不同應變策略。聯電強調採用「自然避險」模式,收到貨款後即轉換為新台幣,降低匯率風險。然而世界先進因營運成本多以新台幣計價,雖對匯率變化保持沉默,但法人估算其毛利率仍可能下滑0.3至0.5個百分點。
台積電因營收幾乎全以美元計價,需面對更嚴苛的匯率壓力。然而,企業強調代工報價主要依市場競爭力訂定,並非完全受匯率影響,顯示產業在價格戰與成本控管間的微妙平衡。
後續觀察:產業韌性與市場反彈可能
儘管短期衝擊難以避免,但台灣半導體產業具備強大技術門檻與國際供應鏈地位,有助於緩解匯率風險。市場預估,若新台幣升值趨勢趨緩,第二季營運表現可能於半年後逐步反應。
關鍵在於企業能否透過創新與成本優勢,將匯率風險轉化為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。在科技產業全球化的前提下,台灣半導體能否守住產業利潤,將是觀察下半年經濟動能的重要指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