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積電押注再生水,台灣水資源韌性能提升嗎?

“`html

台積電「不跟任何人搶水」!政府加速再生水建設,應對極端氣候挑戰

今天市場聚焦在台積電與政府積極合作,推動再生水建設,以應對日益嚴峻的極端氣候挑戰。這不僅是台灣水資源調度中的重要轉變,也反映了產業與政府對永續發展的重視。再生水不僅能降低對傳統水源的依賴,更為台灣的產業基礎建設帶來長遠的韌性。

再生水:台灣水資源調度新契機

台灣的用水量長期以來面臨供不應求的挑戰,而傳統的水源開發,例如興建水庫和引水工程,往往伴隨著環境衝擊和空間限制。再生水,即污水經過處理後可再次使用的水,正逐漸成為台灣水資源調度的新方向。根據內政部資料,目前全國再生水年供產業使用超過5,900萬噸,大幅優於傳統水源的供給量。政府的推動,不僅是為了滿足產業用水需求,更重要的是,為台灣的長期用水安全奠定基礎。

台積電「不跟任何人搶水」的承諾

台積電承諾至2030年生產製程將採用60%再生水,是台灣再生水建設的重要推動者。這項承諾不僅展現了台積電對永續發展的commitment,也引發了整個產業的關注,加速了再生水在各行業的應用。內政部強調,台積電的這項承諾「不跟任何人搶水」,顯示了對水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共享的重要性。目前,除了運營中的台南永康及安平2座再生水廠,政府也在積極擴增再生水供應量,支援台積電的生產需求。

政府積極擴建再生水設施

為了確保再生水供應量充足,政府規劃16座再生水廠建設,預計2031年起年供2.2億噸再生水。除了政府主導的16座廠,目前台中福田、台南仁德、高雄橋頭及楠梓4案,也處於興建中。此外,中壢、新竹、豐原、嘉義等6案,也將依照規劃順序逐步推進。這些設施的興建,不僅增加了再生水供應力,也將進一步提升台灣的水資源調度彈性,並為未來面對極端氣候帶來更強的應變能力。

法規及配套措施的完善

為了加速再生水在產業中的應用, 정부正積極修訂相關法令及配套措施。目標是讓產業可以大量使用再生水,將天然水資源保留給民眾使用。這不僅涉及法律的修正,更需要各產業對再生水品質和安全性的認同與接受。 정부強調,透過完善的法規和配套措施,將再生水建設作為提升台灣水資源應變能力的核心策略。

總體而言,政府與台積電在再生水建設上的合作,不僅加速了台灣水資源調度,也為台灣的產業發展帶來了長期效益。未來,隨著更多再生水設施的投入和相關配套措施的完善,台灣將面臨更具韌性的水資源環境,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。後續,值得關注的是再生水品質的長期監測、與產業的接受度,以及再生水應用在更多領域的拓展。

“`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