裕隆Q1營收年減15% 誰在掏空台灣車市?
中央社記者鍾榮峰 台北時間2025年05月8日電 — 裕隆汽車今日公布首季財報,4.35億元獲利看似亮眼,但營收年減15%、營業利益年減22.8%的數據,揭開台灣車市深層困局。市場分析師指出,這場「減稅」與「電動化」雙重考驗,正改寫產業版圖。
財報數據背後的市場傷口
裕隆首季合併營收175.88億元,年減15.24%的跌幅,反映台灣市場因車型減少導致掛牌數下滑。值得注意的是,中國市場更因電動車競牌崛起,造成掛牌數量急劇下降。這波雙重打擊,使得營業淨利較去年同期減少。
- 台灣市場:車型淘汰潮讓消費者換車意願低落
- 中國市場:電動車品牌競爭白熱化,傳統車廠陷入紅海
企業戰略轉變的關鍵時刻
裕隆在財報中透露,裕融企業調整經營方向,導致融資事業占比減少,這項戰略轉變雖壓縮短期獲利,卻可能為長期減輕財務壓力。市場觀察家指出,這正是企業為應對電動車時代所做的前瞻性佈局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裕隆預告第三季將推出AWD四輪驅動車款,並同步開發新車型。這種「技術升級 + 產品擴充」的雙軌策略,是否能逆轉市場趨勢,值得持續觀察。
產業未來的風向球
裕隆股東會將於27日召開,這場會議不僅牽動投資人信心,更可能揭示企業對電動化與智能化的應變方針。市場人士提醒,貨物稅降稅議題仍可能影響消費者購車意願,建議投資者密切關注後續政策動向。
台灣車市正站在轉型十字路口,裕隆的財報數據不僅是企業績效寫照,更反映整體產業在電動車浪潮下的生存戰。未來幾個月的產品布局與市場反應,將是判斷裕隆能否逆勢成長的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