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價暴跌背後是OPEC+增產與美國關稅政策的衝突嗎?



油價震盪新局:OPEC+增產與美國關稅政策引發市場巨變

主標題:油價震盪新局:OPEC+增產與美國關稅政策引發市場巨變

引言:週一國際期油雙雙跌破50個月低點,市場對供應過剩與需求萎縮的擔憂達到頂點。OPEC+加速增產與美國關稅政策的雙重打擊,不僅重創油價表現,更揭開全球能源市場的複雜角力。面對這場價格戰,投資人究竟該如何看待?本文深入解析事件脈絡與後續影響。

OPEC+增產加速:供需失衡的導火線

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與盟友(OPEC+)週六宣布,將6月產能提升41.1萬桶/日,連續第二月執行「增產加速」策略。這項決議直接反映市場對全球能源需求疲軟的擔憂。儘管OPEC+過去幾年持續調節產能,但面對美國頁岩油復甦與再生能源崛起,傳統油國的「供給彈性」逐漸被市場質疑。

美國關稅政策陰霾:需求端的不確定性

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的發言,將關稅政策與經濟成長掛鉤,但市場卻更關注其背後的衝突風險。川普政府的關稅行動不僅可能擾動貿易流動,更可能削弱全球產業鏈信心。尤其在亞洲市場,製造業與能源需求息息相關,任何需求端的風向轉變都可能牽動油價走勢。

機構調降油價預測:基本面風險攀升

巴克萊銀行週一將布蘭特期油2023年目標價下調至70美元,更將2026年預測拉低至62美元。機構分析指出,貿易緊張局勢升級與OPEC+生產策略變動,已造成能源市場基本面陷入「多重壓力」。尤其在美國聯準會可能維持利率不變的背景下,資金更傾向尋求避險資產,進一步加劇油價波動。

結論:本次油價暴跌凸顯全球能源市場的脆弱性,OPEC+與美國政策的角力,實質上反映國際能源供需結構的深度變革。短期內,市場將持續觀察OPEC+增產效果與美國經濟數據,但長期而言,再生能源普及與去碳化趨勢,才是決定油價命運的關鍵變數。投資人應保持靈活,隨時應對市場脈動。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